聯系電話:18453141134
聯系地址:
大家都知道實驗室里通常會用到很多化學物質。特別是在研究和實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液和固體廢物,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實驗室建設必須考慮環保問題,安裝符合環保要求的污染治理設施,確保達標排放。
注:為了減少實驗室對環境的污染,應將實驗室環境保護制度納入實驗室的設計和建設中,使之成為實驗室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而有利于實驗室環境污染防治的各項措施的實施。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用無毒、無污染或低毒、低污染的試劑代替劇毒試劑。在某些特定實驗中使用劇毒藥物時,必須采用密閉收集桶收集廢液。全面開展綠色科學和清潔實驗。
一、實驗室廢氣
1.廢氣的成分及危害
化學實驗室室內空氣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排放具有間歇性。主要的空氣污染物包括有機空氣和無機空氣。有機氣體包括四氧化碳、甲烷、乙醚、乙硫醇、苯、醛等。無機氣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鹵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碳等。
2.實驗室廢氣處理方法
目前,氣態污染物的處理方法一般可分為濕法和干法兩大類。有必要選擇
針對化學實驗室廢氣特點的高效低成本方法。
(1)濕廢氣治理。
濕廢氣處理采用酸霧化塔進行廢氣處理,適用于氯化氫氣體、氟化氫氣體、氨氣、硫酸霧、鉻酸霧、氰化氫氣體、硫化氫氣體及低濃度NOx廢氣等水溶性氣體的凈化。具有凈化效果好、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耐腐蝕和抗老化性能好、安裝運輸和維護管理方便、設備結構簡單、一次性投資少等特點,因此廣泛適用于氣態污染物的處理。
酸霧凈化塔適用于高層建筑表面安裝。其工作原理是酸霧廢氣經風機壓入凈化塔,經過噴霧和填料層,廢氣與氫氧化鈉吸收中和液發生氣液兩相全接觸吸收中和反應。酸霧廢氣經凈化后,經deliquid層處理后排入大氣。酸霧熔融后廢氣可低于國家排放標準。
(2)干法廢氣處理。
干廢氣處理是指氣體混合物與多孔固體接觸時,利用固體表面存在的不平衡分子重力或化學力,將混合物的某一組分或某些組分吸附在固體表面的過程。具有吸附作用的固體稱為吸附劑。該方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但由于吸附劑的物理化學性質不同,針對性強,需要配置不同物理化學性質的吸附劑來處理含有不同有害物質的廢氣,才能起到良好的氣體凈化作用;如果廢氣通過吸附劑時間短,廢氣中有害物質含量過高,廢氣凈化效果就不理想;當廢氣通過吸附介質時,氣流被固體介質阻擋,需要增加風機功率以保證通風系統風速正常。吸附劑需要定期更換或再生,以保證吸收裝置的正常運行。
因此,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和人力。此法一般用于種類相對穩定、廢氣中物質含量較低的廢氣處理,便于采用靶向吸附劑。
干廢氣處理一般采用有機氣體活性炭吸附裝置。其原理是活性炭微孔多,比表面積大。依靠分子重力和毛細管作用,可將溶劑蒸氣和揮發性物質吸附在其表面,并可將吸附的物質
根據不同位置的沸點由蒸汽沉淀而成。當以蒸汽為解吸介質時,洗滌后的有機溶劑蒸汽和水蒸氣通過冷凝器冷凝在一起,分離后進入分離桶回收有機溶劑。
二、實驗室廢水
1.廢水的組成及危害
實驗室產生的廢水包括多余的樣品、標準曲線和樣品分析的殘液、無效的貯存液和洗滌液以及大量的洗滌水。幾乎所有常規分析項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廢水污染問題。這些廢水中的成分包羅萬象,既有最常見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有害微生物,也有相對罕見的氰化物、細菌、毒素、各種農藥殘留和藥物殘留。
重金屬超標的廢水一旦排放到清潔的下游,就會污染大面積的水源。因為這種被重金屬污染的水在顏色和氣味上與正常的水沒有區別,這些一旦用上,
水源灌溉不可避免地會使土壤和農作物受到重金屬污染。食用重金屬污染土壤上生長的作物的人,很容易受到重金屬的毒害。
2.廢水處理方法
一般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化學法主要是利用化學反應處理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生物法是去除廢水中的膠體和溶解性有機物。以上三種基本治療方法各有特點和適用條件。廢水排入地表水時,應根據排放要求確定處理程度,并結合水體自凈能力。通常情況下,水體允許負荷應根據有害物質和溶解氧指標確定,即排入水體的允許濃度。
(1)酸性廢水處理。
利用堿性廢水進行輸入中和,廢水pH接近中性;在酸性廢水中加入中和劑,酸性廢水經堿性過濾層過濾中和。
(2)堿性廢水處理。
利用酸性廢水進行中和,在堿性物質中加入酸性中和劑;將煙氣(酸性氣體、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吹入堿性廢水中;利用水中二氧化碳中和堿性廢水。
(3)綜合廢液處理。
采用“水質均質+中和過濾→中和混凝→置換內電解→生物吸附池→沉淀池、清水池”工藝進行處理。在廢水處理中,為了保護在線控制系統
pH值的,采用中和過濾技術,保證酸堿廢水穩定達標,并節約藥劑,采用組合填料實現泥漿固定化;消毒處理工段采用先進的臭氧發生器進行消毒;污泥消化采用脈沖布水器布,實現污泥減量。該工藝能分解復雜有機物,能穩定處理實驗廢水中產生的化學物質對廢水的影響。而且該工藝操作成本低,管理方便,適用范圍廣。
通過合理布局,盡量減少占地面積;做好綠化設計,對污水站進行合理規劃,使其成為實驗室中心的一道風景線。
三、實驗室固體廢物
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剩余樣品、分析產品、消耗或損壞的實驗室用品、殘留或無效的化學試劑等,這些固體廢物成分復雜,涵蓋了各種化學和生物污染物,特別是許多過期廢物
有效的化學試劑,如果處理不慎,極易引發嚴重的污染事故。
為防止實驗室污染擴散,實驗室固體廢物的處理原則是分類收集、貯存、處理。盡可能采用垃圾回收、固化、焚燒等方式,并在實際工作中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檢測,盡可能減少垃圾產生量,減少污染。廢物排放應當符合國家有關環境排放標準。
針對以上幾點,實驗室人員必須慎重考慮,既要維持實驗室工作的正常運轉,又要降低環境空氣污染程度。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info/11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